游清源網誌│「成語新編」之「指鹿為狗」

2015-6-3 11:30
關於「指鹿為馬」,梁振英在立法會特首答問會上說過兩段話:
其一(回應李卓人批評他指鹿為馬):主席,有人用紙做了一隻鹿,然後在上面寫了一個馬字。其實「捉到鹿要識脫角」,現在就是脫角的時候。
其二(回應張超雄籲他坦承此非真普選):鏡花水月呀,張超雄議員。我們現在有的,你面前的那隻鹿有角的,可以立即脫角,香港二○一七年的行政長官,就是500萬香港市民「一人一票」選出來的行政長官。
必須指出,泛民可謂妄自菲薄引喻失義。「指鹿為馬」這句四字成語的要害,並非「顛倒黑白」,而是「引蛇出洞」,乃係秦二世時期閹宦趙高想出來的統戰策略,他拖隻鹿出來指牠是一匹馬,志在看清滿朝文武誰是「轉軚派」誰是「死硬派」。
話得說回頭,梁振英也因文化水平所限,不知道紙鹿上寫了一個「馬」字的真義,其實並非「指鹿為馬」,而是「馬鹿」。
「馬鹿」就是日本語「baka」(粵音「爸嫁」)的漢字寫法,意為「笨蛋」。至於詞源,其中一個說法也是來自趙高的「指鹿為馬」。而應用於臣子身上,則是「欺君」。有人居然斗膽欺君,尤其是欺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明君,自然是「笨蛋」,甚至應該叫「爸嫁爺怒」(bakayaro,馬鹿野郎也,笨蛋混帳也)!
據泛民其中一位自知「死硬」的「死硬派」透露,更深層次的意思其實是「指鹿為狗」。「馬」是梁振英的生肖,「鹿」是「六」字、「狗」是「九」字的諧音,所以那個紙板公仔其實是指「鹿捌狗」,而「捌」字即是「扒」字,有「破裂」、「分開」之意,即是說「六八九」極好搞破壞分裂也。
是的,捉到鹿要識脫角,正如捉到狗要識閹割,講完!
(原圖取自:now新聞台)
所有博客及專欄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