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紅網誌│你也曾在工作中痛失自我吧?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以前並不明白這句話的真正意思。從小,童話故事就教我,白雪公主是好人,巫婆是壞人;灰姑娘很可憐,她的後母和姐姐很可恨。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直至長大後,我才看到,黑和白之間,有成千上萬的灰,可以灰得像黑,也能灰得像白。
記得有一個舊同事,對著我們就口甜舌滑,因為希望大家能幫他做他做不完的工作。對著上司又總是馬屁拍不盡,那些天上有地下無的誇張讚美,連在旁邊聽的人都會臉紅。當時我有點看不起他。後來有一天在街上碰到他,他抱著一個殘障兒子,慈愛地笑著。那一刻,忽然令我明白,他經常遲到早退,做不完自己份內事,又不惜一切保住自己的工作,莫非如此吧?其實我們跟他都一樣,在職場上,或多或少都要掩埋自我,很吃力地扮演著一個可能連自己也感討厭的角色。只不過,有些人的演技精湛,即使戴著面具都能做到神不知鬼不覺,而他,很可惜,學藝未精,演技浮誇,所以沒有觀眾緣罷了。
2011年6月號《今日心理學》期刊也談到人們在工作上「自我角色分裂」的問題。文中引述Happiness at Work作者Jessica Pryce-Jones的意見:「如果你的上司或同事,跟你的理念和思想明顯地有分歧,你就必須問自己:這種互不適應,是否已到了非離開不可的地步?如不,你又願意把自己可妥協的範圍,伸展到哪裡?」
紐約臨床心理學家Nando Pelusi亦指出,我們應該清晰理解,並坦率承認自己「自我分裂」的動機,並視之為實事求是的工作策略,那麼內在的不安和沮喪,也許可以減低。正如倫敦一個在上班時要躲於儲物櫃內祈禱的回教徒建築師認為,因為工作環境而要作出某些調節,同時也不損害自己的信仰,可以接受。如果每次上班都覺得自己是可憐的受害者,只會令自己更沉溺在痛苦中,完全無助於振奮情緒。
Pryce-Jones引用莎士比亞的名句:「『世界是一個舞台』,尤其在上班時。」
(原圖取自:《神探》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