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木網誌│Kiku的前世今生

2015-7-21 23:30
曾經是中環置地廣場地庫日本料理「賀菊」(Kiku)的熟客,因為有一段日子,AE卡有很大的折扣,所以頻頻去。
當時店裡面的壽司師傅,是一個長得有點像唐澤壽明的日本人。別以為他虛有一副英俊臉孔,他捏壽司的技術,是師承前香港酒店日本料理「西村」的著名壽司大師西村弘美。那時候慕名而至的人很多,我就遇過李嘉欣及許晉亨。
不過位處中環,到了晚市時段,人總是不多。很多時候沒有訂座,都隨時找到位子。加上價錢偏貴,兩個人閒閒地要二、三千元埋單,我要半年才敢光顧一次。
不過前些時候,發現Kiku放下身段,全面改裝成為現在的Kikusan。
Kikusan走的是casual路線,價錢比Kiku大眾化許多,食物也不只有日本菜,還有一些中式點心和麵條。但地點始終是置地,感覺上又會比其他在商場裡面的連鎖壽司店,高尚少少。
我最喜歡那裡的壽司和炸軟殼蟹,反而覺得魚生唔多抵食。雜錦壽司,一百二十八元,新鮮甜美。而魚生全部要散叫,每碟兩至四件,食食吓就好貴。所以每次跟另一半去吃,每人例牌叫一客壽司,再加其他小點和拉麵,六百多元埋單,已經吃得很滿足。
拋去前世包袱,今生的Kikusan,雖然少了一份矜貴,但起碼客人多了,而我,也更加「吃得起」。
推薦:壽司拼盤、炸軟殼蟹、苦瓜炒豚肉
Kikusan:中環置地廣場地庫
Kikusan的環境也比較casual,幸好桌子之間不算太近,還可以接受:
所有博客及專欄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