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紅網誌│誰不喜歡曲線玲瓏?
許多年前,當銅鑼灣時代廣場附近的店舖仍不是專為自由行同胞而設的百花齊放美好時候,我和伴侶總愛在一家「大排檔」港式茶餐廳吃下午茶,然後,偶爾會到隔壁兩層高的Miss Sixty時裝店逛逛。在Miss Sixty二樓有一張紅白色的半球形椅子(Ball Chair,1966年由Eero Aarnio設計),單是外形已經可愛無比,坐上去之後,周遭的聲音幾乎全被隔絕,好像坐進了太空艙一樣。伴侶最喜歡在我忙於試穿牛仔褲時,坐到那椅子上看書等候。後來我們在傢具店看到這椅子,很想買,不過它索價三萬多元,捨不得。加上考慮到家中地方有限,安置這麼大一個「波波」之後或會阻塞通道,惟有作罷。
今年七月號的英國《心理學》雜誌提到俄勒崗州立大學一項研究,指圓形或者曲線玲瓏的傢具及物件,比其他帶角的傢具和物件,更能提升人們的正面情緒。
人文環境及設計系副教授Marilyn Read及她的博士生Sibel Dazkir向超過一百個大學生發出網上問卷,要求他們觀看四間虛擬房間:當中兩間的傢具和擺設都是圓形、弧形或者有曲線的;另外兩間則全是方形和帶角的。為確保學生不受顏色影響,所有房間都只有單一灰色。之後,學生要對這些房間作出評分,以及評估自己在不同房間裡的正、負面情緒。結果顯示,學生大多認為在擺放了圓形傢具的房間裡,會感到更舒適、愉快、溫馨、平和,也更樂於跟別人聊天。而在充滿稜角的房間裡,則會令人感到冷漠、不安,跟其他人難以親近。
不過環境心理學家Sally Augustin卻提出不同看法。她引述二oo六年一項研究,指人們喜歡圓形抑或方角的東西,並非單純因為形狀,而更多關係到個人性格。在實驗中,特別相信命運,比較倚賴旁人,或者成長於集體主義社會的受試者,都會偏好圓形及曲線形物品;而相信自己可以掌控一切,性格獨立自主,成長於個人主義社會的受試者,則較容易被帶角的物品所吸引。
(原圖取自:《滿城盡帶黃金甲》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