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申公屋輪候超三年 申訴專員公署批政府圖製「三年上樓」假象

2015-12-10 12:01
申訴專員公署公佈最新調查報告,指房署公佈的公屋輪候資訊未能真實反映實況,超過一半申請人輪候超過三年,7%申請人超過五年,公署懷疑政府發放的資訊有誤導成分,刻意製造「三年上樓」的假像。
綜合報道,申訴專員公署指,過去接獲110宗市民投訴,指輪候超過3年仍未獲配公屋。公署調查發現,截至2014年6月底,房署公佈的一般家庭申請者輪候時間雖為三年,但實際有超過52%申請人輪候超過三年,27%超過四年,7%超過五年,最長的長達七年。與政府政策維持「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為三年有較大出入。
公署指,可能因為房署計算方式未有剔除有限或特快配屋申請者,僅是計算總體輪候平均值,籠統的計算,令人產生錯覺認為政府想製造三年上樓的假像。公署建議,公佈不同類型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數據,更緊貼實情,和公佈包括申請人的選區及人數,以至公屋供應量等數據,讓申請者參考。
公署引述房署回應,認為詳細數字只是讓房委會委員參考,擔心數據滯後誤導申請人,又指3年上樓指標並非給申請人作為參考。公署批評房署說法武斷,滯後不代表無參考價值,認為房署應整理資料讓市民參考。
(圖片來源:房署網站)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