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平促政府 「迎難而上」解決丁權│甘樂宜

2015-12-11 11:11
特首梁振英曾多次指出本港有「土地問題」,又建議開發生態價值較低的郊野公園,以增土地供應。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兼時事評論員王永平在今日《am730》的專欄中,引述早前發生的一宗丁權轉讓案件,指出丁權問題其實才是「影響全港市民的土地問題」,並質疑政府只不斷歸咎土地供應不足,卻沒有正視丁權問題,甚或釋出丁屋可用土地用作興建公屋單位。
王永平認為,土地不足是「現時最大的問題」,也是「眾多矛盾的根源」。所以梁振英才將老人院虐待老人歸咎於土地問題。此外,公屋輪候時間長、私營單位樓價樓價上升,也是由於可建屋的土地有限。
他指出,丁屋政策在1972年實施,容許新界男性原居民向政府申請在特定範圍下,興建面積在700平方呎以內,不高於25呎的3層丁屋。他引述時任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於2011年5月在立法會上的發言,指政府可批出作興建丁屋的土地約為1,500公頃。由於丁權是代代相傳,只要是新界原居民,即使僑居海外,甚至從未返港的人士亦可享有,故就算政府已批出4萬間丁屋,仍有過萬宗正等待處理。
王永平批評,政府為興建房屋到處搶地,如「發展新界東北,清拆非原居民的村落和耕地」,但同時卻保留千多公頃興建上限為三層的丁屋。他又提到,按現時規劃,1公頃足以興建700個公屋單位,1,500公頃在理論上應可興建百萬多個公屋單位。他認為,若非為了興建「丁屋」,「今天新界需要這麼大的鄉村式發展範圍嗎?」
王永平直指,解決丁權問題,「同時是解決香港最嚴重的土地問題」。對於政府來說,丁權亦是個「大難題」,但他反問政府,『不是經常說「迎難而上」嗎?』
(撰文:甘樂宜)(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