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紅網誌│打劫銀行前,請三思

雖然自小都希望能當高智能罪犯,但我傾向靠精密頭腦盜取什麼非洲之星或者梵高名畫,而不會日光日白拿著AK47,走進銀行大呼「打劫」。一來對自己的身手沒太大信心,二來我經常發台瘟,明明準備和練習得天衣無縫的打劫、逃跑計劃,都極大可能會臨場表現失準,到時候連累跟我搵食的兄弟就不好。加上我很沒義氣,若然被警察抓了,為求自保,一定會供他們出來。
2012 年6 月,英國薩里大學經濟學家Neil Rickman、 Robert Witt與索塞克斯大學的經濟學家Barry Reilly,在《顯著雙月刊》發表了一項研究報告,指打劫銀行的回報率實在太低,而且能藉打劫銀行而終生過著富裕生活的劫匪,幾乎是零,所以算來算去,都不值得拿自己的性命作賭注。
幾位經濟學家分析了由英國銀行家協會提供,二oo五年至二oo八年間的三百多宗銀行劫案,再計算當中的成本、利潤、風險以及回報。他們發現,每一宗銀行劫案,每名劫匪平均獲得一萬二千七百零六元的收入(約港幣十五萬六千),跟電影中匪徒拿著幾千萬現金離開銀行,實在有點令人沮喪。除非劫匪每月劫銀行一次,否則,通常為了逃避追捕,匿藏一年半載在所難免,那麼,十五萬六千就只等於咖啡店咖啡師傅的年薪,並不能讓劫匪過著奢侈風光的生活。如果進取一點,一年打劫兩次,再度成功的話,收入當然增加,不過被逮捕機率就會層層遞增0.8,如果一連四季都打劫,被捕率已升至五成九。所以打劫這一門行業,熟能生巧並非好處,反而是幹得愈多,出事可能愈大。
再補充一點,以上的收入是針對獨行賊而計算,如果要伙伴打劫,收入又得平分,結果可能得不償失。據資料統計,三分一的銀行劫匪勞師動眾之後卻一無所獲,空手而回。兩成劫匪則很不幸地被當場抓住,送入監牢。
此外,還要衡量自己是否喜歡很高調、必須面對群眾的職業。因為打劫銀行實在是很難不引人注意的工作,非常高調,未必適合每個人。所以入行前,真的要三思。
(原圖取自:《Space Travelers》電影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