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紅網誌│擦身而過的熟悉

一千萬突擊任務:不准去翻錢包,你要在十五分鐘之內,憑記憶畫出一張港幣一百元的前後兩面圖案,包括紙幣上所有細節,例如圖像、銀碼、編號、中英文字的正確位置(任何一間你喜歡的發鈔銀行皆可),你認為你做得到嗎?
我嘗試畫。但我只記得匯豐銀行的獅子在紙幣前面的左方,左上角有編號,銀碼則在右上角──慢著,好像左右上角都有。底部是銀行的英文名稱,對了,有中文字嗎?好像有,應該在背面……畫完後,我把紙幣拿出來對照,噢!原來我真的沒有本事贏到這一千萬。
每天都看到、用得著的東西,為什麼竟然印象模糊?
UCLA心理學系副教授Alan Castel指出,我們總會對生活中很多常見事物視而不見。他做了一項實驗:他問過五十四個在同一座商業中心工作的人,能否正確地說出最近自己辦公室的滅火器位置。據他事前調查,滅火器位於各層辦公室必經之路,顏色鮮艷、體積不小,沒可能看不見,但是結果發現,五十四人中,僅有十三人,即是百分之二十四受訪者,知道它們的正確位置。大部分人回應「從來沒有留意它的存在」。當研究人員請受訪者找出滅火器,他們全都可以在數秒之內找到,證明滅火器的位置很顯眼。數月之後,研究人員再問同一批人滅火器的位置,這一次,他們百分之一百都記住了。
Castel解釋,經常看到的事物,不等於可以在記憶中存在。例如每天乘港鐵的人,雖然每天都經過閘口前的便利店,「看到」便利店店員,除非光顧過幾次,否則也沒多少人記得店員樣貌。因為太多記憶會令腦袋負擔不來,所以在有意無意間,大腦會讓不重要的資訊流走,甚至阻礙它們進入,以防瑣碎事物霸佔了儲存重要資訊的空間。記不記得一張紙幣的細節,並不影響我們的生活,所以我們會視而不見。Castel提醒,對於影響自己安全的事物,其實應該記住,例如滅火器、走火通道位置,即便是火警時一片漆黑,至少能憑記憶逃生。
(原圖取自:《重慶森林》電影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