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頌紅網誌│開會打瞌睡,非飯氣攻心?

開會打瞌睡的主因,始終認為,是因為一個字:悶。或者兩個字:好悶。
你問那些在現場聽施政報告的立法會議員就知道。如果不悶,如果開會像看郭富城演唱會,看得人手舞足蹈、血脈沸騰,那些議員肯定不會輪流見周公。
不過科學家總有更科學的解釋。
以往不少研究都認為,下午時分開始在課室、辦公室打瞌睡,除了因為之前一晚睡眠不足、課本或工作令人太勞神之外,就是午餐吃得太飽,以致「飯氣攻心」。
例如she.com的Dr. Lai就指出,吃飯後,身體血液循環功能要集中在腸胃幫忙消化食物,於是腦部的血液供應量相對減少,影響腦部運作。而碳水化合物中所含的5-羥色胺有助眠功用,加上碳水化合物令身體升糖指數提高,為了作出平衡,身體會製造大量胰島素,令血糖下降,於是我們更感四肢乏力,昏昏欲睡。
不過紐約州立大學及加州大學的研究就發現,課室和辦公室裡面的高二氧化碳含量,是令我們易倦、打瞌睡、無法集中精神的主因。
正常室外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約為三八百十ppm(parts per million),等於佔空氣中體積的0.038%。而室內,通常都有一千左右ppm。雖然一千ppm的二氧化碳,對人體健康不會有什麼影響,但卻足以令人精神不振。在實驗中,當室內二氧化碳含量達一千ppm時,受試者在九個測驗中的其中六個,表現都明顯下降。當二氧化碳含量達二千五百ppm,受試者的表現甚至可以用「差」去形容。在模擬課室及會議室中,二氧化碳含量更高達三千ppm以上,令受試者思考、認知、反應、決策能力都被大大削弱。所以負責該項研究的William Fisk認為,過往許多研究指二氧化碳含量在一萬至二萬ppm時,才開始對我們的身體狀態有影響,看來是過於樂觀。要解決員工和學生午飯後無精打采的問題,最重要是做好通風系統,又或者,叫參與會議的人少講廢話,減低二氧化碳排放,都有效。
(原圖取自:http://www.slideshare.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