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近40段主打「土地問題」 圖滿足各路「心理預期」│丘偉華

2016-1-13 12:48
當初靠講「土地問題」鋪平當上特首之路的梁振英,在宣讀《施政報告》「中場休息」之前,用上多達38小段大講他將如何大搞「短中長期土地供應」,以至要搞《香港2030+》的長遠城市規劃。
講到自己的最強項,梁振英終於開始「發揮」,強調「我們必須有堅定和堅持解決房屋問題的決心」、「政府一上任就表明增加供應,和遏抑炒賣、投資和投機需求的決心」,「經過3年半的努力,供應明顯增多,樓價和租金近來開始回落」,以至「扭轉了樓價和租金只升不跌的心理預期」。
梁振英還強調,「政府有責任供應土地和公營房屋,滿足市民的住屋需要,沒有責任保證樓價只升不跌,樓價亦不應靠人為的短缺維持高企」;總之就要顯示在樓市上,不會站在發展商的一邊,故此也不會貿然在樓市「減辣」,云云。
然而,正如梁振英同樣在《施政報告》中自言,「今天樓價租金仍然遠超市民的負擔能力」,他此後接踵公布的連串相關增加樓市供應措施,其實會否也只是滿足他上頭及普羅市民的「心理預期」?
(撰文:丘偉華)(原圖為《蘋果日報》網頁圖片)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