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的憤怒鳥|陳頌紅網誌

可能從來不曾熱中玩任何遊戲,所以不管是從前的俄羅斯方塊也好,後來的憤怒鳥也好,前陣子流行的Candy Crush也好,統統沒有玩過。曾經在聚會中看過朋友示範Candy Crush,覺得毫也不吸引,而且顏色太多,眼花繚亂,才看了一會,已經提不起勁研究下去。唯一玩過的手機遊戲,是打保齡球,但也只是玩過十次八次,之後換手機,便索性把置身於冷宮角落的它刪掉。
直至在《心理月刊》看到一篇關於「憤怒鳥」遊戲的研究,才「的起心肝」下載它的app,然後認認真真地玩了二十分鐘。
第一次玩「憤怒鳥」時,覺得它很吵耳,裡面的鳥不停在叫,像壞掉的收音機。而且用彈弓把鳥兒彈去遠方,消滅呆呆滯滯的豬,不但無聊,還好像有點笨。但是很奇怪,無法通過第一關的時候,竟有點不甘心,於是再玩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終於玩了很多關。
《心理月刊》提到,這類手機遊戲或者電腦遊戲要贏得玩家的心,其中一個規則,就是要夠「笨」(成功遊戲有3s:simple、 short、 stupid),因為我們小時候玩的遊戲,其實都很笨、很無聊,但這樣的笨遊戲,才能誘發玩家的童心,令人欲罷不能。受訪中年人指出,在體力已大不如前的年紀,在遊戲中尚能戰勝年輕人,會有一種無法言喻的滿足感。
文章也引述《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Matt Ridley對「憤怒鳥」受歡迎的演化角度解釋:在原始社會,人們要靠擲出石頭去獵殺動物或者驅逐敵人,當我們能擲出完美拋物線,就等於是強者。
另外,憤怒鳥的造型,主要是圓形,跟「多啦A夢」(叮噹)一樣,容易令人產生好感。加上玩這類手機遊戲,每一次的闖關時間,所花不多,用幾分鐘的「碎片時間」就可以過幾關,還足以令人心情愉快,所以在二OO九年面世之後,至今已有超過一千二百萬個付款下載。
(圖片來源:angrybirds.com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