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小弟弟」揚威|陳頌紅網誌

永無止境的痛苦,很多時候,來自比較。
念小學、中學時比較名次、比較受同學歡迎程度;
念大學時比較成績、比較榮耀、比較男女朋友的質素;
工作時比較薪金、比較福利、比較職位高低;
結婚時比較婚宴奢華程度、比較伴侶社會地位、比較誰先買得起房子、比較誰的房子更大;
有了孩子,比較他們的外形和智慧、比較他們念什麼名校、比較他們懂得幾多百千種不同才藝;
步入中年,比較誰保養得好、比較誰有樓收租、比較伴侶的忠誠;
退休後比較誰的子女孝順,比較誰可以生活無憂。
女性走在一起又愛比較樣貌、衣著、手袋、首飾;
男性走在一起又愛比較汽車、地位、財產、女人,以及──
那話兒的大小。
對,男性原來最愛跟同性比較那話兒的大小,尤其是熱中於體育運動的男性。
英國布萊頓大學心理及健康社會學高級講師Christopher Morriss-Roberts在outsports.com中提到,本來他正進行一項男性足部研究(他也是一名足科醫生),當他調查受訪者身體與生活之關係,卻偶然發現男性對那話兒大小的一些有趣事項。例如他們經常在更衣室偷看其他男性下體,再跟自己的尺寸進行比較。而受訪者全部認為,那話兒的大小跟男性氣慨絕對有關連,他們潛意識會崇拜或者更尊重那話兒較大的男性。而經常要跟其他人共用更衣室的運動員,更在乎自己的尺寸,甚至有受訪者指出,為了令自己在同性面前雄偉一點,會在脫掉包裹下身的毛巾前,偷偷逗弄一下小弟弟,令它處於半勃起狀態才「見人」。Luisa Dillner在“Love by Numbers”中提到意大利一項對一批打算做下體增大手術的男性之調查,原來他們的尺寸全都在標準之內,只是男性總是口口聲聲說自己「很宏偉」,心裡面卻暗暗擔心「太小」,口不對心。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