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還會向香港人說些什麼?|丘偉華網誌

習近平在林鄭月娥當上候任特首過程中,究竟有過什麼角色,當此之時,或者連關注香港往後局面的港人,也已可能不再太有興趣,畢竟今次特首選舉結果是以林鄭月娥大勝告終。不過,林鄭月娥既獲親共建制選委,近乎一面倒票投上台,此前此後對中聯辦在港應有的角色,依然態度曖昩。
另一方面,北京方面,有人在林鄭月娥當選後,即接連釋出訊息,擺明要透過加緊釐訂憲法條文等加強「依法治港」;又擬將經濟民生手段政治化(當然也可說是將管控手段經濟民生化),要特區政府搞好經濟民生,來使港人接受自由經濟不過只是英殖手段,好及早拋棄來真心投入祖國懷抱。
當然,如此種種,等如在港人頭上多放一些刀具;對習近平而言,客觀效果既有助他個人把握來加強控制香港,亦樂於照單全收,正如今次林鄭月娥上台一樣。然而,同樣背後不知有沒有習近平身影的曾俊華,早已透過選舉工程,替林鄭月娥設定了一個更高的標準:團結港人人心。
究竟林鄭月娥能否單憑她的行政手腕,可以在上任前後,就能給到港人希望?習近平是否真的安於接受,要赤裸裸政治高壓治港?還是大家都希望重回曾蔭權年代的軌道,少拗政治之餘,再補足相對較能公平分享多年經濟成果的舉措,好塞中產基層和青年憤懣之口?
要讓香港「穩定繁榮」,落實「一國兩制」「初心」,其實可能很簡單;但如今問題是,姑且不說北京及西環將如何干預,林鄭月娥能否提拔一個讓港人有信心的管治班子,都隨時成問題。或者,林鄭月娥本月稍後到北京正式接受任命,習近平既大有機會向她和全香港人親自放話,也就不知他將如何,甚至會否再一次放棄利用這些機會。
畢竟,不少香港人的政治耐性和無力感,已經變得愈來愈有限。當局就算不斷加重社運的罪責成本,總不能嚴禁任何「反對派」活動,和任何合法的示威抗議等行動吧?
(原圖為香港電台網頁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