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高嚟賣」有道理|陳頌紅網誌

替友人的終身幸福擔憂。
好吧!雖然她比我年輕(得多)、比我漂亮(得多),照道理,不必替她擔心什麼,但據她說,她真的、真的,從沒拍過一次拖。
她的人品、性格有問題嗎?應該沒有。作為她多年朋友,我覺得她算是和藹可親的,而且對家人朋友都不錯,不會是性格問題。
她沒機會認識異性嗎?也不是。她工作的地方,大約有一半是男同事。而且她每年都跟家人參加旅行團,到處遊玩,應該有很多機會在團中認識不同男子。
她的外表、儀容有問題嗎?當然不是。她有點像關詠荷,媽媽更是半個新彊人,所以她也「鬼鬼哋」,挺漂亮。而且她永遠穿戴整潔,頭髮吹得一絲不苟,絕少看到她蓬頭垢面,所以,跟外表無關。
難道是她拜金、揮霍,嚇怕他人?不會,她不崇尚名牌。她的學歷、薪金太高?也不是,她預科畢業後,一直在一間連鎖時裝店工作,現在當了分店副店長,應該不算是會嚇退異性的高職。
集合眾多友人的分析,得出一個結論:每當她看到心儀男性,她的和藹可親忽然壓縮,變得高傲冷淡,令人感到她在「吊高嚟賣」。明明有心應約,卻告訴人家「我未必得閒喎」;明明喜歡人家,卻擺出一副「你不是我的那杯茶」模樣,叫人失望而回。她以為,這叫矜持,以為喜歡她的人,不會輕易放棄。她誤會世間上的所有男子,都是經得起考驗的癡情楊過,甘於守候所愛十六年。結果,白白讓一次又一次的良緣擦身而過。
雖然,哈佛大學一項研究的確發現,「吊高嚟賣」會提升別人的好奇心,換一個說法,就是增添吸引力。實驗中,受試者對於不清楚是否喜歡自己的人,比很清楚對方是喜歡自己的人,更感興趣,甚至認為對方更有可能成為自己的戀人。
向來,曖昧在求愛階段,是最迷惑的部分。不過心理學家提醒,智能手機世代的人,愈來愈欠耐性,碰釘一兩次,就再難叫人回頭。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