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有什麼流行曲是以「首爾」為題材?|鍾樂偉網誌

最近,首爾市政府把擁有 47 年歷史,原來位於首爾市車站附近的高架行車天橋改頭換面進行活化,由昔日的主要作為連接市中心與北部地區的主要幹道,搖身一變成為今天的一條以人為主要使用者,集休憩與散步功能於一身的行人花園天橋,並以7017 (取原有高架建成年份的 1970 年及今天再活化的年份 2017 )作命名。
有了新的行人天橋作首爾市的新地標,連帶前年重新設計的「I SEOUL U」新城市標語,還有剛剛新上任並銳意為民眾帶來改革形象的文在寅新韓國總統,近月間首爾市的城市景觀,總是給人一種走在各式各樣變革的感覺之中。但是,有了新的地標、新的標語、新的國家元首,那麼在首爾市的新變革計劃中,還有什麼可變的東西?
要找出能代表著首爾,並以之作為城市宣傳的物件,其實還需要一首以「首爾」作命名的流行曲,來讓大眾把這個國家首都的名字,與流行曲的旋律連結在一起,琅琅上口地唱出他們對首爾的感受。
要數其中一首在官方層面上,最能代表著首爾的流行曲,想必是在 1988 年韓國首爾奧運會 (前稱為「漢城奧運會」) 期間,當時韓國奧運會籌備委員會為了奧運會製作出的《手拉手》。
它既是作為大會的主題曲,也是首爾作為韓國首都最能讓公眾聯想起「市歌」的唯一選擇。曾經在劇集《請回答 1988》裡,我們也曾在女主角德善參加當年的「首爾奧運會」作為高舉國家名牌的友誼小姐採排活動上,聽過《手拉手》這首歌曲。
但除了《手拉手》以外,雖然一直以來在官方層面上,首爾市都未有一首能代表著這個城市的流行曲,但其實同期的韓國樂壇內,不少歌手也響應著奧運會即將來臨的喜悅,曾經推出與首爾市有關的城市流行曲。
其中一首被遺留沒有收錄在《請回答 1988》的歌曲大集裡,但其實按當年受歡迎程度也不亞於《手拉手》的歌曲,由一代韓國歌王趙容弼在 1988 年推出的作品《首爾、首爾、首爾》,也是一首能代表著首爾市作為市歌的不俗選擇。
除了趙容弼的《首爾、首爾、首爾》,其實從 70 年代開始至今天的韓國樂壇內,不少歌手也曾以「首爾」作他們歌曲的歌名主題。較為有名的好像有金建模的《首爾的月亮》(最近女歌手鄭恩地的新曲,也是以同樣歌名命名) 與張哲雄的《首爾這裡》(2014 的《請回答 1994》的原聲大碟內Roy Kim 也曾翻唱)。除此之外,不少更早年代的韓國流行曲,其實有也同樣的製作概念,如 50 年代宋旻道的《首爾天空下》、60 年代李美子的《再見首爾》、70 年代姜素姬的《首爾的街頭》與惠恩兒的《在首爾直至永遠》,還有 90 年代金秀熙的《首爾女子》等等,都是以在韓國人心目中,陪伴他們成長的以首爾作歌名的歌曲。
除了這類直接以「首爾」作歌名的歌曲,原來韓國國內不少流行曲,當中的作詞人也喜歡在歌名與歌曲內,以首爾市內不同地方的名稱作歌詞標題或內容,成為歌曲的一部份。早年前首爾清溪州文化館便曾經舉行了一個以「首爾的流行曲」作題材的展覽,整理了所有曾經在韓國歷代流行曲內,曾經有關首爾市地標的歌曲,並在該博物館內展出。
據當年的統計發現,原來在韓國流行曲歷史上,一共有 1141 首歌曲,歌名或歌詞內上有曾提及首爾或市內不同地方的名稱,並由 773 位歌手唱出。當中,要數最經常在歌曲上加入首爾地點的歌手,羅勳兒與李美子同樣擁有最高紀錄,都是 14 首。另外,要數最經常在歌詞或歌名上出現的首爾地點,首位是「明洞」、其次是「漢江」、「首爾站」與「鐘路」等等,也是非常普遍。
今天,如果要取一首歌最能代表首爾,你的選擇又是什麼?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趙容弼《首爾、首爾、首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