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聯署的公關校量與考量|王陸|關公拆局

如今做大學公關大不易(從前則是太容易),因為校監、校長與校董會主席權責已不清楚,處理不當,隨時動輒得咎。
教育大學事件,特首、校長與校董會主席爭相公開表態,雖然立場一致,但日後責任誰屬及誰人領軍收拾殘局,公關人員的確不易處理得體。
中文大學校董會開會之後,指派校長出來宣布結果,主席幕後發功隔岸觀火,日後雖可成為其他大學模範,但卻未人人甘心接受。
陳智思身兼行政會議召集人及教大校董會主席,責無旁貸力撐特首發言,但鄭國漢校長發言後立即成為愛國報紙批評對象,是否由於公關人員事前聯繫工夫做得不足?
沈祖堯校長過去多年高據最受學生歡迎榜首,想不到離任前與學生會(雖不是代表全體學生)的關係一落千丈,直追上任校長。接任的新人前車可鑑,對公關一定步步為營,不會身先士卒,日後大學公關到底應是樂得清閒,還是力挽狂瀾?
由校董會主席、校長以至公關部門,從來都是成王敗寇,所以未來的人事變動必會更為頻密,因為眾所周知,最後決定永遠出自政府。
十大校長聯署聲明,有人認為是語焉不詳,有人認為是文字遊戲,因為連校長名字也欠奉。到底誰是聲明的發起人、撰稿及統籌,將永遠是個不解之謎,不會有人公開交代,但其實由內文已可見部份真相,相信聯署人大多言不由衷;唯一推不掉責任的,是發聲明及應付傳媒查詢的公關人員,雖是來自中大,但誰都明白,她實在身不由己。
就時間角度而言,中大公關在沈祖堯向學生發生「通牒」後,同日再出十大校長聯署聲明,兩宗新聞一手包辦,這是由於公關經驗不足,還是身不由己?若是先發十位校長聯署聲明打底,然後才由沈校長現身說法,理應對他更為保險,幸好兩者同日發出,翌日見報不分彼此,所以得失並不明顯,但中大公關當天的忙碌可以想見。
李國章不甘後人,加入批評港獨,因為他對「犯事」學生從不姑息。十大校長不論真心假意,均已把個人名義押上(雖然「Heads」一詞可以指校監而非校長),校董會主席理應該立即聯署以示支持,港大身為香港龍頭大學,李國章大可自動請纓牽頭,可惜至今仍未見行動,站在公關角度,絕對是失諸交臂。
何君堯等人不斷在「追究」「追殺」戴耀廷,李國章一反常態,刻意保持距離;馬斐森離任在即,不會反駁何君堯,所以後者有恃無恐,李國章與建制派站在同一陣線,不會成為何君堯「追究」「追殺」的對象,建制派各取所需合作無間,反對派師生各自為政任由玩弄,勝敗結果其實早已一目瞭然。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