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敢與何君堯「戰狼」共舞?|王陸|關公拆局

在「殺無赦」未變成惡夢之前,何君堯大概以為他已經掌握了一條辯論的必勝秘方,足可代表勇武建制派「遇敵殺敵」「見人凶人」,所以不停主動出擊,且自信戰無不勝。
何氏的技倆是:不論甚麼場合、不論甚麼對手、不論甚麼議題、不論他人說過甚麼,都置諸不理,只以同一招式出手,質問對方(一)愛不愛國?(二)支持不支持愛國行為?如果對手在回應第二題時稍有遲疑(例如炒戴耀廷或踢港獨學生出校),便立即力斥對方不應繼續在中國領土居住或工作。
何君堯自以為理直氣壯,實質恃惡凌人,尤其是遇到珍惜羽毛、心存忠厚的對手,不會即時直斥其非,任他為所欲為,他更以為自己無與匹敵,在鏡頭前得勢不饒人。
如果不是鬧出「殺無赦」,繼而衍生執業資格等問題,令何君堯不斷自曝其短及醜,相信他現在會更意氣風發,因為建制派中著實沒有人能與他的「能言善辯」「好勇鬥狠」相比。
在聲討戴耀廷的大會上,其他兩位立法會議員對問題根本語焉不詳(他們事後理應後悔出席),完全不是「打手」材料,與何君堯的大將風範(屈穎妍評之為「戰狼」)差天共地,但亦正因為何君堯目中無人,沒有人再敢「與戰狼共舞」,尤其是在今天,民意已一面倒之後。
長江後浪推前浪,輿論界周融等前輩已寫不出屈穎妍的進取文章,政黨王國興老兵亦做不出何君堯的攻擊活動,法律界的馬恩國或有心與何爭一日長短,但何君堯始終遙遙領先;傳媒當然歡迎這個更替改變,因為不想沒有新聞,公關界更歡迎這個「升呢」,因為必會引來更多生意,尤其是預防性的培訓,今天各大政商機關誰人不想做足應對準備!
何君堯形象急墮至此,不論背後誰人力撐,都要棄卒保帥,因為今天的抱頭鼠竄,和先前的惡形惡相,已形成強烈對比,長期揮之不去。過去由於只此一家,所以公開辯論或訪問少不了何氏份兒(代表建制勇武派),但如今人人都知,勇武派即使在建制內亦被敬而遠之,再談不上甚麼代表性,再無邀請或採訪價值,而當黑者自己亦應會暫避風頭,以免更多黑材料給發掘出來。
周浩鼎在梁振英事件後,經已自動消失一段時間,即使發言亦信心不再,何君堯惹起的公憤,比周浩鼎過之無不及,除非中聯辦下令愛國人士及輿論還他公道,否則經此一役,何氏恐怕有排才能翻身,重新成為建制派在立法會的KOL。
為甚麼建制派鮮會有人踴躍加入勇武陣營或接棒?因為除了論述能力要求甚高(或甚低),更重要的是永遠不能回頭,只會越踩越深(越來越偏激),否則隨時會變成兩面不是人。因此若無極吸引回報,誰人肯把個人的形象及聲譽全數押上?過去只有急於上位的初生之犢或捲土重來的敗兵之將才會縱身一試。何君堯的出現其實難能可貴,因為足以擔此勇武重任的建制派,現時仍看不到有第二個。
(圖片來源:無綫新聞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