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鐵工程頻超支延期 上蓋物業發展權成如期通車誘因之一?|甘樂宜

2017-12-6 20:13
港鐵沙中線超支165億元,連同前期工程費用,總成本達971億元,每公里造價高達逾57億元,成為本港史上最昂貴的鐵路項目。近年港鐵負責的鐵路工程時有超支,通車日期亦一再推遲。巧合的是,這些涉及超支與延期通車的工程,都是港鐵沒有獲批,或只獲批少數沿線車站物業發展權的項目,物業發展權會否已成港鐵「準時交貨」的誘因之一?
政府過往不時將新建鐵路的車站上蓋物業發展權,一併批出予負責興建與營運的港鐵,而港鐵亦以物業收益補貼鐵路營運。不過,由於沙中線非由港鐵出資興建,政府沒有批出鐵路沿線上蓋物業的發展權。目前為止,沙中線就超支165億元,雖然港鐵消息人士指,有七成超支金額是因為外部因素引致,包括在宋皇臺站挖掘到宋元遺蹟,需要臨時修改車站設計等,但亦令人聯想到與物業發展權有關。
至於由港鐵負責興建、超支達200億元的高鐵香港段工程,車站營運權幾乎已確定交予港鐵,上蓋物業則歸政府所有。運輸及房屋局於2010年曾預計,西九龍總站上蓋可建兩至三座商廈,以5倍地積比率計劃,可建樓面面積為320萬平方呎。當年有業內人士推斷,該處的呎價可達1.5萬元,整個項目市值可達470億元。換句話說,若政府當初將西九站的物業發展權批予港鐵,可為港鐵帶來數百億元的收益,使之有更大誘因盡快完工。
至於金鐘至海怡半島的南港島線東段,政府則採用「鐵路加物業發展」模式,僅批出黃竹坑站的上蓋物業發展權予港鐵,填補項目資金差額。該項目於2011年動工,原先預計在2015年底落成,但港鐵在2014年兩度表示需延期半年通車,最終在2016年底投入運作。通車前夕,港鐵以地質情況不利、地下管線較預期複雜等原因,將工程超支預算由9.27億元上調至12.17億元。
(撰文:甘樂宜)(圖片來源:蘋果日報)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