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名稱退化症|陳頌紅網誌

以前每天駕車,對街道名稱很熟悉,只要去過一兩次的地方,周圍有什麼大街小巷,都可以背出來。
現在每天乘車,不會特別記住街道名稱。所以,即使每天去銅鑼灣,久不久還會搞錯開平道和恩平道,新寧道與加寧街。
有時候朋友興致勃勃地說,銅鑼灣哪裡又有新食店,「不就在勿地臣街啦!」吓?乜臣話?哪裡?「就是霎東街和羅素街之間喎!」Okay!羅素街聞名於世,就在時代廣場外面,但霎東街呢?
解釋了很久,朋友要重新調節:「時代廣場後面,有一間藥房,你過馬路,但不要向日本城方向,要朝以前的皇后餅店方向走……」啊!非常清楚,完全明白。
有一次約另一位朋友在開平道吃飯,她不熟悉銅鑼灣,在希慎廣場外迷了路,問我該怎樣去餐廳。我也只懂說:「嗱!你一直走上斜路,會見到Dior和Chanel的店舖,Chanel的櫥窗公仔正穿著你喜歡的那一類大衣呢!當你完全走過了Chanel,就往右轉,看到LV的浮誇閃燈外牆。話又說回來,今季有一兩款手袋很不錯,但我不買名牌了。好吧!你站在LV外,再望去對面馬路,有一條短短的小街,那就是了。」猶幸朋友也不是「街名人」,憑我絲絲入扣的街景描述,她很容易就明白。
雖然已經逐步退化成街道白癡,但因為喜愛到處亂逛,對商店的記性,還是挺不錯的。
根據《行為大腦研究》,挪威大學醫學院的神經科學家指出,男女搜尋地點,或者要去一個目的地時,大腦啟動的腦區各有不同,所以方法也有異。通常,女的會記周圍環境和特色,而且普遍喜歡在建築物附近穿來插去,而男的則會記街道及方向,並以最簡單直接路線去目的地。
但現在的問題是,香港商店的結業速度太快,搞亂我的google map,才記住了一幅銅鑼灣街景圖,轉眼已經過氣。
(圖片來源:Google Ma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