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碼告終的年代|陳頌紅網誌

雖然,很欣賞、也很感激銀行、網店、電影院等,為了網絡安全,為了防止顧客蒙受損失,每次在登入戶口或者進行交易時,設下了一重又一重的密碼關卡──先輸入預設密碼,再以另一個密碼開啟保安編密器,才得出一個由編碼器發出的密碼,然後才能登入。稍為簡單一點的,至少也要由手機收取密碼以外的另一個一次性密碼,雙重確認之後,才能完成交易。
但是這些繁瑣程序,有時候,還是挺磨人。再加上銀行、網店久不久就以血紅色大字顯示:「慎防戶口被入侵,強烈建議定期更改密碼」,這種近乎恫嚇的提醒,彷彿早已發現我被匪徒盯上,又不想親口告訴我壞消息似的。於是不得不聽從強烈建議,改一個自己都無法記得那組字母、數字是代表什麼的怪密碼。
《科學人》雜誌科技專欄作家David Pogue指出,運用密碼作為各式戶口的登入,已經有五十年歷史,很難想像在科技愈來愈進步的今天,依然要使用密碼,但卻因為保安漏洞、駭客超凡本領,我們設立的密碼,複雜程度也有必要愈來愈高,於是,忘記密碼的可能,同樣愈來愈大。
近年一些網站甚至手機,除了有指紋辨識之外,有些已經採用虹膜掃描代替密碼,而這類生物特徵辨識,將會愈來愈普遍。《科學人》雜誌指出,如果登入時可以運用一種或以上的生物辨識,例如指紋加虹膜掃描,或者聲音頻率加臉部掃描,那麼保安程度肯定比僅用密碼高,而最重要是,更方便。
最近我又更改了一個戶口密碼,十六字,包括大小楷英文、數字,還可以加標點符號。結果每次登入,都要找出那本抄下密碼的記事簿,因為根本記不牢。所以很期待用生物辨識技術登入所有戶口,那就可以少記一些無謂數字和字母,讓腦袋騰出空間,留給更值得記住的人和事。
(圖片來源:You DaVid YouTub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