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潔癖遇上超潔癖|陳頌紅網誌

家中有一個成員是潔癖,已經很麻煩,何況我們家有三個。
程度最低的是我,再上一級是妹妹,最頂級是媽媽。
年少時,還沒察覺妹妹有潔癖。當時她會在睡房吃零食,會容忍仍未洗澡、換衣服的男朋友在她床上午睡。當時她上廁所之前,也不會先洗手,更不會提醒我也先洗手。當時她不會因為我放在椅背的外套,衣角碰到地面而「哎呀呀呀」,也不會因為我用完手機沒洗手就吃薄餅而搖頭。
現在,在妹妹身邊,我彷彿是一個不懂什麼叫衛生意識的小孩子。
二十來歲時,還不認為媽媽的潔癖可以去到宇宙最強的地步。回美國之後,再度大開眼界。例如,忽然發現家中多了很多塑膠袋。用途是什麼?包裹著家中所有物品,以免惹塵埃、以免引來螞蟻。於是,除了沙發、餐椅的座墊包了膠袋,冰箱中所有食物、各種調味瓶、維他命丸的瓶、果醬花生醬、藥物、毛巾、衣架、吹髮器、工藝品、晾衣夾、洗衣粉罐、較少穿的衣服、新買的牙膏牙刷……,數得出與想不出可以「受封」的東西,都被膠袋包裹著。有可能,媽媽連爸爸和貓貓都想包起來。
雖然看到膠袋處處,每找一件東西,都似要用天眼通和心靈感應,才能看穿裡面是什麼,感到有點可笑,但想想,也能理解。媽媽年紀大了,又要照顧爸爸,又要獨自打理所有家務,如果每件東西都要慢慢清潔擦拭,例如逐個椅墊拆下來清洗,太花時間、花力氣。但以膠袋包裹著,只要抹外面就行,省下不少功夫。而且媽媽常說,後園多螞蟻,一不小心把牠們惹到屋內就很麻煩。所以,能包起來的都包,造就了這個佈滿塑膠袋的家。
不過膠袋更冰冷,家卻是溫暖的。此刻,惦掛著爸媽和妹妹,再看著眼前一堆甚少用的筆和記事本子,忽然想,會不會用膠袋包一包比較好?
(圖片來源: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