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總理前顧問:中國將誘因威脅制度化 反干預法為民主制度作支撐

澳洲總理前顧問John Garnaut日前在《The Monthly》雜誌撰文,指出中國和澳洲近年雖然在經濟關係日漸緊密,但中方對澳洲內政的干涉和滲透讓當地反感和恐懼。
Garnaut指出,中國的國際影響力體制將「誘因」和「威脅」制度化,塑造(shape)外人的說話、思考和行為方式。具體操作方式為向特定人士提供特權訪問(privileged access)、與之建立個人關係及提供獎勵;中國會尋求共同利益,然後培養和所選合作夥伴的依賴關係。
Garnaut續指,中國的統戰工作基本上環繞三個陳述—「中國本質上是和平的」、「中國崛起無法阻擋」及「如果被激怒,中國的報復是危險的」,這三個陳述由領導人本身、外交部及媒體向世界傳遞。這裡所指的媒體不但是如《環球時報》等中國內部的媒體,各學術會議、軍事網站、領袖們的私人會面都是中國傳達這些訊息的渠道。
中國亦正運用上述方式向澳洲施加影響力,澳洲廣播公司去年引述消息人士表示,,澳洲情報機關去年的絕密報告顯示,部分州份和地方政府選舉的候選人與中國情報部門有密切聯繫,過去10年間也試圖在澳洲各大政黨加強影響力。Garnaut當時向該媒體表示,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可動搖的領導下,中國的行動更為「無恥和咄咄逼人」(brazen and so aggressive),不能再忽視。
澳洲今年6月通過反間諜及外國干預法,禁止所有外國政治捐款,避免外國勢力干涉內政,外界大多認為此法針對的是中國。Garnaut將此稱之為澳洲重新設置(reset)與中國關係之起點。他認為,這法案讓澳洲成功制止專制干涉內政,支撐該國的開放、多元文化和民主制度。但Garnaut強調歡迎透明公開的外交,以及沒有附帶條件的經濟活動,並稱世界正在關注澳洲如何反擊中國的滲透。
(圖片來源:CISAus片段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