睇醫生|生活旅客博客

2018-8-18 21:00
人生,不外生老病死,食痾瞓,做同玩。有病,就要睇醫生。
臺灣嘅健保係好完善,每個月大約交1600蚊新臺幣保費,就可以喺公立或私立嘅醫院,診所啊咁,睇中西醫、專科、牙醫、物理治療等等,幾乎全包,係非常周全嘅制度。
喺臺灣睇醫生,公立醫院一般朝早比較多人,因為除咗睇醫生,重有攞籌、預約掛號等等。下晝就多數係處理上晝已經預約咗嘅個案,比較少 walk in,就冇咁多人。但整體嘅等侯時間,一定唔會好似香港嘅醫院,以至私人診所咁耐。
公立醫院嘅掛號分流做得幾好。登記處嘅姑娘會大致問吓你咩唔舒服,再建議你睇邊科嘅醫生。當然,你亦可以自己講明係要睇咩科。
至於牙科,我就揀咗喺私家牙科診所洗牙。講起上嚟好奇怪,這邊洗牙嘅感覺比香港「溫柔」同「滋油」好多,唔會擘到個牙骹痛哂,佢哋亦冇用吸管隊入我個口吸,而係畀我洗一陣就𠺘吓個口,所以成個過程就冇咁緊張。洗完,都一樣好乾淨。
因為供咗醫保,每次睇醫生嘅自付費用(咁當然醫保嘅保費都係自付嘅)就只係幾十到100或200新臺幣。好似洗牙咁,自付50蚊,即使計埋交醫保嘅1600蚊保費,其實都好抵。
當然,都係嗰句,健康最重要。有病就要睇醫生,但最好都係唔使睇啦。
2018. 8. 17
岡山市立醫院嘅等候區。下晝多數處理已預約掛號嘅個案,少 walk in,就唔會太多人。
醫院等候區有自助磅重度高量血壓脈搏嘅機,可以自行量度咗再攞住啲記錄見醫生。
所有博客及專欄文章只代表作者本人意見,並不代表本報立場。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