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談洋名「George」 讚譯「佐治」者為譯林第一高手

2018-8-23 21:44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於今日該報專欄,談及英文名「George」的中譯。此名有譯為「喬治」與「佐治」者,他估計前者「出自北人說官話者之手」,後者則對港人來說對更容易上口,也較親切,譯者可謂「譯林第一高手」。
林行止指出,「George」源自希臘文「ge(土地)」及「ergon(工作)」合成的「georgos」,代表在土地上工作的人(Farmer)。「喬治」之名相信是出自北人說官話者,至於港人熟知的中譯「佐治」,以粵音譯出,則較容易上口和親切。
林行止稱,雖然不知道George譯為「佐治」出於何人之手,但卻必為「飽讀詩書的一流好手」。曾任湖南寧遠縣太爺的進士汪輝祖(字龍莊,1730-1807),著有教人處世治事的《佐治藥言》,文中多見如「佐官為治」、「佐史為治」的說法,可見此名在中國有悠久歷史且意義深邃。該絕版書的收藏者、已故博學的台灣文壇怪傑李敖,亦曾盛讚汪輝祖「一生努自度度人,的確是知識分子以好榜樣」。
《三國演義》當中,曹操心腹辛評之弟辛毗,正是字佐治。林行止認為,將「George」譯為中國古已有之的「佐治」,可講「譯林第一高手」。
(圖片來源:CCTV中文国际 YouTube影片截圖)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