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賴你而獨立|陳頌紅網誌

在小巴站排隊候車時,前面一個左一袋、右一袋的老人家,大聲叫著一個愈走愈遠的七、八歲男孩,「你快回來,車子快到了,快回來祖母身邊」。男孩回過頭看看祖母,猶豫了好一會,不情不願地回到她身邊,然後帶點不滿地說:「別在街上這麼大聲叫我,我已經長大了,又是一個男孩子,不必時刻站在你身邊的,我要獨立。」他祖母斜睨他,再舉起手上一個書包,「你獨立?獨立的話,為什麼還要我幫你提書包?」
我立刻盯著男孩,以為他會很有骨氣地一手搶過書包,再說一句「以後我自己的事自己做」,展示他從此要獨立的勇氣和堅決。誰知道,很叫人失望,他並沒有這樣做。他望一望祖母,雙手插褲袋,再左顧右盼的,假裝什麼也聽不到。
連一個書包都不肯自己拿,難怪他的祖母會看扁他:別傻了,你獨乜鬼立?
這一幕情景,令我想起Youtube一段有二百多萬點擊,一萬五千多個like的類似「獨立」短片。
短片中,一個很可愛的四歲俄羅斯女孩,被父母責罵後,聲淚俱下,深感時常因大大小小的事受到責備,很不開心,所以決定要「離家出走」,獨個兒去非洲跟其他可憐的小朋友一起挨餓。她口口聲聲說「以後不再需要爸爸了」,但是她連穿褲子「走佬」都雞手鴨腳,不懂扣鈕扣,不懂拉拉鍊(她打算穿厚厚的滑雪褲去非洲),總之,穿了半天都穿不上去,結果流著鼻涕要父親幫忙。她想收拾行李,也不成功,又叫父親出手。父親笑問:「你不是說不再需要爸爸了嗎?」她擦擦鼻子回答:「對呀!你幫我收拾好行李後,我就再也不需要你。」可是當她爸爸問「你打算如何去非洲」時,她又說:「你幫我叫一輛的士吧!」
這些孩子的「倚賴性」獨立,實在令人失笑。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