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捕風捉影活命|陳頌紅網誌

最近頻頻要「出城」,離開港島區,去尖沙咀做物理治療,所以每天都要乘港鐵。本來,一直認為香港的地鐵是全世界最安全的,但自從二O一七年有一宗新聞,一個手持十寸長刀的男乘客,在車廂中喃喃自語兼亢奮自拍,嚇得周圍的人動也不敢動之後,我只要進入港鐵範圍,危機意識便迅速提高。
今天就遇到一個怪男。我和他一同走進車廂後,列車發出準備關門的聲響,這時候,一對男女從月台衝進車廂。這些場面在港鐵每天都發生,但站在我身前的怪男,露出厭惡神情,忽然用手推開那個男人。我完全意料不到他會這麼躁狂,那個被推的男人更是一臉愕然,問他:「你推什麼推?我又沒撞到你。」他身邊的女伴急忙拉了拉他衣袖,示意他別生事,並抓著他手臂,穿過挺擠迫的人群,站到裡面。我偷偷盯著那怪男,惟恐他有進一步襲擊行動。幸好他再沒有理會那對男女,只是低頭看著自己的手掌,自言自語道:「我推什麼推?我推什麼推?」然後,他的另一隻手伸進身上的袋子,好像想拿什麼。
此時此刻,我的腎上腺素已經飆升,他要拿刀嗎?拿槍?我心跳加劇,雙手握拳,並在心中擬定逃生路線。他的手,慢慢伸出來,是一件有點反光的物體──啊!原來只是一包紙巾。我吁一口氣,但為自身安全著想,趁剛好停站,便連忙離開車廂,情願等下一班列車。
以色列社會心理學家Tsachi Ein-Dor一定會明白我這種捕風捉影心理。因為在一些意外、災難或者負面新聞發生之後的一個月內,人們對於類似的事情,反應通常特別大,往往杯弓蛇影。但Ein-Dor指出,這些看似過度的焦慮,雖然會影響心情或生活,不過卻可以加強對危險的敏感度,甚至訓練敏捷反應。當身遇險境時,這些人才最容易活命(《社會心理學及個性科學》)。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