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邏輯|陳頌紅網誌

上星期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在夢中,我經過一間紙紮店,好奇看看門口擺放的琳瑯滿目紙紮品──有手機、獨立屋、平板電腦、名牌手袋,然後,看到一件有點不合理的紙紮品──咦?竟然連這種東西都要紙紮?
那是一套三支的巨型紙紮香。傳統觀念裡,先人不是都要「吃」香的嗎?燒真正的香,怎也比燒紙紮的香更有「口感」吧?
乍醒之後,躺在床上眼光光,一直想弄懂紙紮店明明也售賣真的香燭,卻還要製作紙紮香的邏輯。想著想著,忽然聽到窗外有幾聲鳥鳴。下意識看看床邊鬧鐘,才是凌晨三時二十三分,周圍仍是漆黑一片,為什麼這種時間會有鳥鳴?也許不是所有鳥兒都在早上才啼叫,也許是習慣問題。又或者,牠正在尋找尚未歸家的情郎,日日夜夜盼郎歸,已經再也不能分辨清晨與夜晚。
紙紮香和夜鳴鳥,就這樣困擾了我兩個多小時,最後一次看鐘,是五時三十七分。
第二天,友人聊到公司一個同事是很熱心環保分子時,她說他有很「獨特」的環保意識。每天中午,他都會在外面買外賣飯盒回辦公室吃,然後為了大力響應環保,他會把用過的塑膠飯盒,一絲不苟地用洗潔精清洗乾淨,儲存在辦公室的茶水間內。結果,茶水間有一整幢「飯盒IFC」。有一次清潔嬸嬸看不過眼,把一半飯盒丟進回收箱,他氣得直跺腳。友人曾經問他,既然要環保,為什麼不索性自己帶一個保溫飯壺去買外賣?那才是真正的減少消耗塑膠,也不必浪費水和洗潔精去清潔。他抓抓頭,思量了很久,沒有回答。然後,第二天,又繼續洗他的新飯盒。
生活中久不久都會遇到這些奇怪邏輯。例如明明是茶餐廳,卻裝修得金碧輝煌,收費昂貴;明明很愛小動物,很愛小朋友,偏偏認為非我族類都該死。到底是不是我們的理解有問題?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