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有水水中山|陳頌紅網誌

在日月潭,想起西湖。
第一次去西湖,只有十一歲。父母僱了一艘小艇遊湖,船夫一邊划艇,一邊介紹風景,而我和妹妹的手就充當另外的漿,放在水中划。印象中,西湖水面平得像陸地,船身雖小,但行得很穩。除了鳥聲、划槳聲,周圍都很靜,遊客也極少。倘大的湖就只有我們一隻艇,儼如國畫裡面那一葉孤舟。
去年去日月潭,並沒有乘船遊覽。人多,沒意欲。總覺得這般景色,跟擊起白浪的汽船,以及船上拿著咪高峰講故事的導賞員不配搭。而且在酒店房間的露台觀賞,已經夠美,沒必要跟喧譁遊客擠在一隻船上,煞風景。
抵埗後的晚上,下了一場大雨,即使關緊露台的門,仍聽見整夜的的嗒嗒。第二天清早,日月潭蒙上一層厚厚的雲,煙雨淒迷,還以為身處蓬萊仙境,自己已變成何仙姑,從此長生不老。
以前鍾愛西湖。現在,念念不忘日月潭。
或因那場大雨,或因雨後的煙雲和微風,或因包圍日月潭的翠綠層巒,或因那一刻心情。不過依然會閃起十一歲時遊過的西湖影像。
西湖是古代才女、名妓的美,有時眉清目秀、嫻雅溫柔;有時嬌媚艷麗、瀟灑玲瓏。那裡既有青樓,也有淨土,到處都是動人心扉的故事和傳說。
日月潭是神仙姐姐的美,如花似玉、清麗絕俗,就像金庸筆下的王語嫣。看著她,即如段譽之言「世間真有仙子」。煙濛濛、雨濛濛,山山水水在其中。
的士司機說,要欣賞日月潭,站得愈高,跑得愈遠,她就愈見美麗。世間所有的美,果然都需要距離。
余秋雨在《西湖夢》中提到魯迅對西湖的看法:「如果流連忘返,湖光山色,也會消磨人的志氣的……過著飄飄然的生活,也就無聊了。」西湖和日月潭都會磨光人的志氣,但日忙夜忙的都市人,其實最嚮往,就是暫忘志氣,過一下飄飄然的無聊生活。
(圖片來源:台灣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