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男|陳頌紅網誌

十幾年前,有一次弄傷了腰,行動不便,被迫在家中休養。青梅竹馬好友知道後,當晚八時許,忽然來按我家門鈴。他首先送上一個肌肉止痛儀,耐心示範怎樣使用,再奉上一盒我曾經最愛的甜點。那個甜點,已經忘了叫什麼,是一種以糯米粉製成的小卷,裡面有一層層螺旋紋的紅豆茸,口感其實類似台北欣葉在飯後奉送的麻糬,只不過它呈卷狀,外面沒有花生粉,而味道再清淡一些。某次聚會,在一間酒店中菜廳吃過,覺得它像《紅樓夢》中那些栗粉糕、藕粉糕,外形精美,味道清新,吃得停不下口,連吃了三碟。好友來探病的那天晚上,就特地去那間酒店買來這糕點。
前陣子修甲師講起她腰傷後使用止痛儀的事,勾起我對這段陳年往事的記憶,便跟她分享。她聽後不斷說:「暖男啊!你好友確是暖男啊!」
是嗎?雖然當時我的確很感動,覺得非常窩心,但親人、愛人、好友之間,互相關懷愛護,對方有事的時候噓寒問暖、盡力幫忙,不是很正常的嗎?
也許是現代人太忙,忙得忘了人情,已經不太會做這些溫暖人心的事。又或者,這個年代的男子過於自我,欠了一點風度、少了一點責任感,於是,大家一旦遇見有愛心的男子,例如在公路上救貓的消防員、跳下海救自殺女人的餐廳侍應,我們就深受感動。所以「暖男」一詞的出現,未必是好事。
網上對「暖男」的定義是:像煦日陽光一樣暖和人心/溫柔體貼/善良包容/觀察入微/脾氣好、不浮躁/對身邊人照顧周到/很留意身邊人的生活習慣/像守護天使一樣/愛小孩愛動物/笑容親切可愛。如果要當「暖男」男友,最好還要具備「不管多晚都堅持送女友回家」、「記得女友的月事是什麼日子」、「樂意陪她的父母、閨密吃飯」等。
這到底是暖男定義,還是對理想男人的要求?
(圖片來源:《十月初五的月光》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