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更美|陳頌紅網誌

有人說是二O二O年,有人說是二O二五年,也有人說,頂多是二O五O年,機械人就會像電腦、手機一樣普及。
我當然希望這項科技革命,真的發生在二O二O年。再不,二O二五年都可以,才八年,應該有命等。
到時候,大部分人家中都擁有一個機械家務助理,大家就不必擔心內地以三、四倍薪金搶姐姐,也不必再因為姐姐自己開冷氣睡覺,而氣得要在社交網站「討公道」。
到時候,我也不必因為家務助理年紀大,總擔心她容易跌倒,結果很多高處的清潔、換燈泡、晾曬衣服都請她別理會,情願自己做。
到時候,只要為家居機械助理輸入一個「額外小心」模式,「他」就會視家中每一件物品,珍貴如在蘇富比拍賣的明朝青花瓷,我的瓶瓶罐罐,壽命就更長。
可以想像,這個機械助理不僅全能,而且做事一絲不苟,永不出錯。所以不管是租還是買,我都樂意成為第一批用家。
不過奧地利薩爾斯堡大學的人類及電腦互動中心研究員Nicole Miring卻說,「永不出錯」的機械人,就跟之前我在專欄引述「完美嬌妻反被嫌棄」的例子一樣,其實沒那麼受歡迎。
不是吧?我們用電腦、用手機,當然期望它們一切運作都精準無誤,怎會樂於看見它們出錯?Miring解釋,即使是看似沒生命的機械人,我們還是願意待它們如「朋友」,當它們犯一點小錯,它們就會更似人類,感覺上跟我們更親近,總之不完美更美。實驗也證明,受試者比較喜歡偶爾出錯的機械人,也不會因為這些失誤,而認為那個機械人的聰明程度較低。
好吧!那我也容忍機械助理犯一點小錯,例如會把一對鞋子的左右腳分別放在不同地方,令我上街時只能找到一隻鞋;例如在吸塵中途才發現沒有妥當放好吸塵袋,導致灰塵四飛──慢著,這跟我現在的家務助理有什麼分別?
(圖片來源:UPHIGH Productions YouTub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