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於英文名字裡|陳頌紅網誌

從前在餐廳當兼職侍應時,有一個負責清潔、搬貨的男同事,來自內地,中文名字叫什麼已經忘記,但很記得他的英文名字是Cash。有些熟客每次見到他,都講一個爛gag:「Cash, I need you!」然後,Cash會笑著問:「You need me or you need cash?」這個笑話,一直講到我辭職前,還經常聽到。
Youtube上有一條短片,一個懂得講流利普通話的外國女子,在北京街頭訪問途人,看看他們有沒有英文名字。結果,有年輕男子說自己叫做「Frog」(青蛙),有中女說自己叫做「Dollar」(跟我認識的Cash挺匹配),還有一個大媽說自己是「Smacker」(響吻)。外國女主持聽到這些名字,笑得前仰後翻,直呼過癮。她說自己也有一個中文名字,叫「蘇菲」,跟內地一隻衛生巾牌子名稱一樣,所以她和那些途人都是半斤八兩,大家都迷失於語言不通(不精)中。
"The Atlantic”曾報道,一個曾經在中國教英語會話的美國人,請他的學生自我介紹時,有一個女孩說「我名叫Easy」。他連忙跟她解釋,女性叫自己Easy,實在大大不妥,勸她盡快改另一個名字。
中國人改英文名,可能出了不少錯,所以由比較「專業」的人代勞,也許能避免很多尷尬。數年前,一個十六歲英國少女就建立網站,專門為中國小朋友改英文名。每一個英文名的意思、歷史,代表什麼性格特質,她都一一解釋。到目前為止,網站已經成功做了四十萬宗生意。以每次收費六十便士計算,她已賺了二十四萬鎊。網站的成立,源於一次中國旅遊,少女跟家人在餐廳用膳,忽然有一個中國人走過來,請她為懷裡的新生嬰兒改英文名。後來她多次到中國旅遊,經常聽到一些令她摸不著頭腦的古怪英文名,便決定出手相助。
其實,我們又何止迷失於英文名字裡?
(圖片來源:specialnam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