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的界限|陳頌紅網誌

十八歲是人生第一個里程碑。三十歲,是第二個,而且比踏入十八歲,意義更重大。
年少的我們,都曾經為三十歲立下很多「必須」:必須有幾多積蓄、必須有什麼學位、事業必須有什麼成就,總之,希望到了這個毫無疑問達到成熟成人的年齡,必須對得住自己。
於是,「三十歲還xx」或「三十歲還不xx」的標準,一地都有。「三十歲還不懂人情世故」、「三十歲還要人教綁鞋帶」、「三十歲還要事事問准父母」、「三十歲男人還要阿媽買內褲」、「三十歲女人連電飯煲怎用也不曉得」……,到了三十歲,就有很多應該不應該。
根據japhub及excite.co.jp,最近日本一個網民在Twitter發文,指他遇到一個三十歲卻不曾出過國,而且連護照都沒有的男人,覺得匪夷所思。很多網民卻留言反擊,認為漂亮的地方,日本到處都有,為了出國而出國太沒意思。也有網民認為,太多人有海外情意結,只是擔心會被人瞧不起。其實日本人擁有護照的比率並不高,根據二o一七年日本外交部的國民護照統計,僅有四分一人有護照。雖然由二o一五年開始,申請護照的人一直有增加,但的確有很多人,包括年輕人,不曾到過海外。另一項調查也發現,接近七成七的日本年輕人,在過去三年內都沒有出國旅遊經驗。相對之下,很多十歲八歲已去過幾次日本、南韓和台灣的香港小朋友,實在幸福得多。
日本曾有一項調查指,二十八歲已經是「熟齡」,到了三十歲,就應該有更穩定的心態和生活。還有更重要的是,三十歲應該見多識廣,不再是膚淺的黃毛小子和丫頭。基於這個標準,所以三十歲也不曾見過自己國家以外的世界,便有點井底之蛙感覺。
或者讀萬卷書的確不如行萬里路,但反過來看,有幾多去遍歐美日韓集郵,叫做行了萬里路的人,又真的見多識廣,非井底之蛙?
(圖片來源: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