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英企昔建印度鐵路 如中國拓展「一帶一路」

中國近年積極向外拓展「一帶一路」,但卻為部分國家帶來極大經濟負擔。《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於今日該報專欄稱,《華爾街日報》副總編輯溫年斯基(Jude Wanniski)在成名作《世界這樣運作》(The Way the World Works)中談及英國殖民史,分析百餘年前大英帝國的大企業如何憑借帝國之力,在殖民地大搞基建,當中有段描述與如今中國開拓「一帶一路」頗有相通處。
林行止引述書中內容稱,英國是全球首個用鐵路「串連」全國各重要城鎮的國家。1820至1830年間,英國經濟由於鐵路全面興建而「大旺」。後來英國本土的鐵路網絡興建完成,鐵路公司便順理成章接入外國生意。
英國當時先開拓美國與歐陸市場,但兩地都很快掌握技術,英國幾家跨國鐵路公司為繼續發展,將目的地鎖定殖民大國印度。然而印度當年沒有工業,無需運載原料和成品,故鐵路實非「必需品」,有別於英美以至歐陸,都是出於市場需求才興建鐵路。由於印度當年是相對窮國,英國要「出錢出力」發行「印度鐵路債券」,其後印度鐵路工程費大失預算,鐵路負債亦成為印度政府沉重的財政支出,直到1940年代才還清。
英國興建鐵路之舉為印度帶來沉重經濟負擔,但林行止稱,《殖民主義──國際社會、文化及政治百科全書》(《Colonialism : An International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ncyclopedia》也只提到英國公司印度修建鐵路,使當地在英國人的規劃下,開墾種植、開闢海港、修橋鋪路、敷設鐵道等,令印度與世界經濟接軌,無片言隻語交代印度納稅人為此長期付出的沉重負擔。林行止最後反問,「十九世紀初葉英國在印度大搞基建的教訓,與「帶路」可有相類處?」要各位自行判斷。
(圖片來源:CCTV中国中央电视台 YouTub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