褻瀆旗袍|陳頌紅網誌

大抵我有一個潛藏欲望,要把京都最美的二手羽織都據為己有。
四月京都天氣,日夜溫差很大。早上只有十三、四度,到了中午卻隨時熱得像夏天,日落以後,又再變冷。由於之前也曾在四月遊京都,有了經驗,知道厚外套是負累,一到中午非脫不可,還是穿薄外套方便。而最適合這種飄忽天氣的,必定是我最愛的羽織。陽光普照下穿著不覺熱,到了晚上,加一條圍巾,剛好。
說是緣分也好,說是被召喚也好,經常無意中遇到超級「平靚正」的羽織。日本店主看我愛不釋手,有時候反而主動打折,或者送腰帶作為禮物。如此窩心,很難抗拒誘惑。加上羽織圖案獨一無二,各有各美,忍不住買完一件又一件,結果放滿半個行李箱。
每次買到一件,第二天都會貪新鮮地穿上。很多次在餐廳和商店,都有日本女人走過來稱讚我身上的羽織漂亮。某天,一間前舖後居餐廳的店主婆婆,看到我的羽織失去兩條綁帶,特地走到居所後,找來兩條小珠鏈送給我。其實甚少扣上羽織,但婆婆一番心意,也樂於收下。
在這些日本女人的眼中,也許我是一個很喜歡她們傳統服飾的外國人。即使我的羽織多數配搭牛仔褲和球鞋,她們也不會罵我褻瀆她們的文化。不像前陣子那個批評十八歲美國女生穿旗袍去畢業舞會的林姓網民,視旗袍為神聖不可侵犯之物,大發雷霆地高呼「我的文化不是你的舞會裙子」,連「殖民意識形態」都搬出來(不知道這個有英文名字的網民,有沒有穿球鞋、用iPhone?)。該美國女生回應,她不僅尊重中國文化,也認為那件旗袍很漂亮,才會穿著它參加畢業舞會。我也一樣。穿上其他民族的服飾,印度也好,日本也好,不是挪用,不是褻瀆,而是驚艷於這些異國風情美。愈來愈少中國人穿的旗袍,尚有美國女孩懂得欣賞,不是好事嗎?
(圖片來源:果籽 YouTub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