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兩小時太等閒|陳頌紅網誌

除非可以穿越時空回到古代親身體驗,否則一直想不通,古代人是如何不靠鬧鐘而能準時起床,準時赴約。
天亮前雞會啼叫,但所有人都在聽到雞鳴就立刻起床?網上有人指聽打更,知時間。除了雞鳴狗吠,還有晨鐘暮鼓、報時更香,統統可以讓人知道時間。唐代天文學家張遂和梁令瓚,以東漢張衡發明的渾天儀為基礎,設計了一款按時自動敲擊的計時器,更可以每一刻擊鼓、每一個時辰撃鐘(《中國文化知識精華》)。
所以要知時間並不難,問題是睡著之後,如何在特定時間起床?大戶人家的老爺奶奶少爺小姐,睡在過萬尺的倘大宅院裡面,跟外街有一段距離,大概不會時刻都聽到打更聲吧?若每一更都聽得清清楚楚,煩都煩死,也沒可能睡得沉,翌日豈非更難起床。即使富貴人家都有婢女,可以由她們負責叫醒主人,那麼婢女又是靠什麼知道要起床?真的不會睡過頭?難道古代人的生理時鐘,比現代人強好多?
有人提出,古代人並沒有準時觀念,也就不需要鬧鐘。例如相約朋友午時在茶樓等候,午時是早上十一時至下午一時,甲於十一時便到達,但是乙在一時才飄然而至,甲隨時等足兩個小時。可能甲早已吃飽剔牙,乙才剛準備出門口。既然約定時間的彈性這麼大,遲到和等候彷彿是必然。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你是皇帝身邊負責侍候的人,如果你是每天都要上朝的官員,你即管遲到,而且比皇帝還要遲呀嗱!豈只烏紗不保,隨時連戴烏紗帽的頭都不保。
想來想去,最大可能,古代人真的會在天亮前四更天或五更天就起床(據說公雞通常會在五更天,即早上三時至五時啼叫),然後工作的工作,赴約的赴約。
常幻想自己在古代生活,但理性地想,不習慣的豈止衛生和醫療。萬一哪家翩翩公子約我見面,卻要我在山上涼亭吹足兩小時風等他,肯定激到甩肺。
(圖片來源:劇集《上古情歌》片段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