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裝店的魔鏡與神燈|陳頌紅網誌

即使映真度達百分百的鏡子,都會變成一面魔鏡;即使令瑕疵無所遁形的白色燈光,都懂得玩光的把戲。
台灣一個時裝店店員,用心侍候一位來自中國的大媽,讓她在試身室試穿了一個半小時衣服,最後大媽買了約五千元貨品,兩個人都很高興。店員想必認為大媽是個好顧客。到了第二天,大媽卻跑去時裝店投訴店員,並要求退貨,理由是:「店員使用詐術讓我以為自己不胖。」
「使用詐術讓我以為自己xx」,確是令人「髮指」的控訴。正如新郎使用詐術讓新娘以為自己是天下間最幸福的女人、美容院使用詐術讓顧客以為自己的皮膚差得要多買一百個療程、一秒除皺膏使用詐術讓用家以為皺紋真的消失了,事實呢?
自己屬於美或醜、胖或瘦、衰老或年輕,世上沒有任何人一個人比自己更清楚(基礎是:首先要肯承認)。大媽在試身室「以為自己不胖」,開開心心付錢,一心以為不用戒口不用運動不必走進時光隧道,都可以在穿上新衣的瞬間,回到少年十五二十時,還原一條二十二寸黃蜂腰。不難想像之後的劇情:她一踏進家門,便自豪地換上新衣服,希望聽到老公和子女齊聲讚美。可惜至親口下不留情,摧毀了她在時裝店重建之信心,一時氣憤,便覺得物非所值。也許是這樣吧?
若不,就是她家中的鏡子和燈光太誠實,令她忽然消失的脂肪,重現眼前,嚇她一個措手不及。她心靈受創,惟有向店員發洩。
《每日郵報》記者曾做過實驗,穿同一條粉藍色裙子,去各大連鎖時裝店的試身室拍照,發現身形會有所不同。例如H&M的鏡子和燈光配合得天衣無縫,可以令記者的肚腩消失,整個人像小了一個碼。在這種試身室試衣服,最能令人自我陶醉,購買慾當然大增。回到家裡,沒有專人調較過的神燈和魔鏡,登時映照出不想接受的現實。這到底是被騙抑或自欺?
(圖片來源:KTVQ News YouTube影片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