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短打│聖公會大主教接力維穩 真人示範「河蟹耶穌」

當七一上街遊行的人數創2003年以來新高,當有511名老中青市民無畏無懼,以公民抗命方式在遮打道徹夜留守,所反映的,恐怕是香港社會對整個特區政府以至北京的不滿,已到了史無前例的地步,故此,換來的,是來自建制力量以不同的方式去抹黑市民和平的遊行,同時利用各種不同的維穩手段,來阻止反對政府的聲音出現。
《蘋果日報》報道,本身是全國政協的聖公會大主教鄺保羅,本周日在香港聖公會聖保羅堂的講道,就疑似為會眾上了一次「維穩主日學」,除批評香港社會的抗爭聲音外,更沒有「好憐憫」,竟出口揶揄嘲諷被捕人士,更重要是鼓勵教友應學習耶穌基督「默默無聲」。
鄺保羅援引《以賽亞書》,指耶穌猶如一隻被殺羔羊「默默無聲」,相信是來自《以賽亞書》的53章7節:「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而鄺保羅更明言自己不認同必須要公民抗命,反而內心要有「平和安寧」。此外,他更指倘若是耶穌,必不會在立法會裡擲物,也不會以侮辱性言詞針對官員。
究竟耶穌是否真的不會立法會裡擲物?祁皚不敢自比神子,更不會猜度神的心意,但對聖經的基本認知,倒是知道耶穌絕對不是「默默無聲」之人,而且更有示範過向不義的人發怒「擲物」,甚至不乏「公民抗命」的例子,但在鄺保羅的「教導」下,似乎都統統被「河蟹」了!
根據聖經記載,耶穌兩次潔淨聖殿,首次是他出來傳道的時候(約翰福音2:13-22),其餘三福音所記載的是第二次潔淨聖殿(馬太福音21:12-13),是他在十字架上被釘死前一周所作的事,兩次事件相似,都是耶穌拿繩子作鞭子,把賣牛羊鴿子的人都趕出去聖殿,又推翻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今天人民代議士在理應體現民主的殿堂內「掟杯」與之相比,恐怕是小巫見大巫,實不值一哂矣,難不成鄺保羅不知耶穌潔淨聖殿的歷史嗎?
至於耶穌不是「默默無聲」的例子,更是多不勝數,包括拯救了本被處死的一個行淫婦女,又在會堂跟律法師爭辯真理,甚至耶穌在十字架上,也留下了經典的「十架七言」,如此還是「默默無聲」嗎?更何況,按《以賽亞書》之預言,耶穌是因為願意為人的罪而「默默無聲」犧牲死在十架上去,卻非他在面對不公義時「默默無聲」不作回應。放諸今天,參與佔中公民抗命的人士,雖然不能跟耶穌相比,但他們同樣是為全社會的利益,而願意作個人的犧牲。
再退一步說,鄺保羅不認同公民抗命,惟耶穌按聖經記載,在安息日治病、吃壇前的餅,以至跟罪人同坐席,都是有違當時的「法律」的,以至耶穌最終死在十字架上,更是最有力的公民抗命之示範,鄺保羅作為一個基督教領袖,又如何向信徒教導他本人不認同的「耶穌價值」呢?
最後,鄺保羅反駁香港「冇哂自主」的說法,直言「香港幾時有自主呀?香港係高度自治㗎咋。」恐怕是百分百跟隨國務院白皮書的主旋律,卻令人不期然想起,主管港澳事務的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在今年3月,呼籲港區政協委員應敢於發聲,主動駁斥違反《基本法》的言論及行為,似乎貴為全國政協的鄺保羅這一堂講道,正是在回應張德江的「呼召」,以至在神聖的講壇之上,為信徒帶來一堂絕對政治正確的政治課吧!而「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大抵已變成「上帝都歸凱撒」去了。
(撰文:祈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