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大嶼與紫荊黨「震撼」建制|王陸|關公拆局

公關人都知道有hype此英文字,意思是「天花亂墜的報道」「言過其實地宣傳某事物」,但背後原來只是Smoke & Mirrors「鏡花水月的幻象」。
最近香港不單有上佳的說明例子,且出現前所未見的「撞橋」情況,令人歎為觀止。
北京中央在香港「騰籠換鳥」手法明顯不過,泛民及反對派不止無地容身,撤走不及者甚至身陷囹圄,但其實保皇黨無表現者亦不好過,隨時會有永無翻身之日,因為建制派突然出現了不止一群後起之秀(不是單指年紀或資歷),上位及出位手段絕非舊人所能匹敵抵抗!
王兟曾是tom.com的開國功臣,他突然重現江湖,提出「明日大嶼眾籌,香港人人一股」的天馬行空構思,若是在昔年平日,可能只會在投資銀行同業友儕之間互傳互笑,直至找到具社會地位及實力的金主加入牽頭,才會正式向外界公布(一如當年倡議97回歸在香港搞世博的組織,找到張鑑泉領軍才大肆宣傳),否則不易獲傳媒青睞,更會隨時為人捷足先登,把有關構思稍更改據為己有。
王兟的公關宣傳經驗豐富,明知有此危機,所以宣傳策略「處處主動、先聲奪人」,甚至重金在全港報章刊登頭版廣告,予人「一雷天下響,發達無限量」印象,不讓他人有機可乘。
意想不到另一位海歸派青年才俊李山竟能後來居上,借助宣布籌組石破天驚的紫荊黨,把王兟的「大嶼融資」構思也一併據為己有,聲勢與視野比王兟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今公眾均在追問王兟何時加入紫荊黨,而王兟則忙錄於澄清計劃是自己最先提出,同是在炮製hype, 李王二人的公關形象與宣傳走勢明顯可見,王氏已處下風。
王兟的辦事能力,tom.com的老闆周凱旋應知之甚詳;李山的組黨目標,民建聯的發起人曾鈺成應胸有成竹,他們對明日大嶼與紫荊黨這兩個hype的可行性及成功機會有多少,相信心中有數。
李王二人一夜之間街知巷聞,坊間流傳民建聯會首當其衝,因為DAB成立數十年,黨員仍只有四萬多,紫荊黨會員人數目標250,000,主要是新移民與海歸,論教育、年紀、職業與經濟實力,都是民建聯的軟肋,即是紫荊黨未必能在短時間內達到「收生」目標,民建聯及其他建制派政黨也會長期處於下風,不單年青黨員有蟬過別枝的可能,甚至連精心栽培為未來特首的黨主席李慧琼也有隨時要面對夢醒時份。
王兟與李山對自己的倡議有多大把握,看看背後力撐及公開站台的同路人即可知大概。隱形的是金主,出台的是演員,若有人肯同時扮演兩個角色,且不斷有人加入,則構思成事的機會會較大,否則便如絕大部分hype的下場,很快煙消雲散。
明日大嶼的4P(創新公私營合作計劃)與眾中外本地財團爭利,紫荊黨更是向所有建制派政黨搶客,這些老大財團與政黨若不自行換血,便要被人騰籠換鳥,到底如何取捨,此刻急不容緩。
(圖片來源:CREDIT SUISSE網頁截圖、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