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行止:古人「敬牛報本」不忍食牛 民智漸開而入饌

2021-2-10 20:19
《信報》創辦人林行止於今日該報專欄繼續由牛年說牛。他提到,以一般人的認知,古人「敬牛報本」,因此不忍食牛肉;至於新界年度盛會的盆菜獨缺牛肉,也是因為新界人「對牛有深厚感情」。然而經過時間變遷,民智漸開,牛肉也成為其中一種食材。
他稱,中國以至全球各農業社會,早古時已經不食牛,但隨著民智漸開而改為「大食」。相信寫於公元前400至500年的《禮記》,〈內則〉篇記述了女性居家奉侍公婆父母舅姑的「日常」,當中詳細列出膳食的用料及烹調方法,也包括牛肉的多種不同切法烹法。
林行止續稱,到了公元700年前後的周朝,牛肉仍是肉食的首選,彭衛所著的《秦漢飲食生活中的肉類動物》形容牛肉是「上品」,多用於祭祀,皇帝犒賞沙場歸來的戰士也是以牛肉作為「主菜」。當時民間飼養牛肉食用不普及,養牛都是用於耕田和拉車,是農耕和運輸的「活工具」。
牛對農作物收成關係重大,飼養亦要倍加小心,秦漢時期朝廷對飼養耕牛定下嚴格的「保護(防止虐畜)措施」,規定耕牛腰圍瘦一寸,牛主就要被笞打十下;盜牛的貴族和平民都各有懲處。
(圖片來源:CCTV农业 YouTube影片截圖)
發表評論
讀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