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見筆評│廣州泳池三成不合格 調查揭池中小便情況氾濫 香港泳池勢難倖免

今日,大約300名救生員罷工,抗議政府持續忽視救生員的工作量愈趨沉重,要求政府增加人手及改善待遇。行動令部分泳池要局部開放,甚至要暫時關閉,有泳灘的救生服務亦要暫停。
港九拯溺員工會副主席郭紹傑早前接受訪問時就表示,其中一個工作量大增的原因,正是因為近日有較多大陸泳客來港游泳,例如淺水灣泳灘的大陸泳客比例就高達七成,又指曾在泳池門口見過有大陸旅行團帶隊來游泳。尤有甚者,大陸泳客的安全及衛生意識較差,遇溺個案較多,又會隨處便溺及亂拋垃圾,結果令救生員工作負擔更加百上加斤。
世傑翻查資料後就發現,對大陸人(尤其是深圳人)來說,香港泳池與泳灘確實是非常吸引,價廉物美,難怪愈來愈多自由行會來「佔領泳池」。因為,大陸泳池的規格,實在太多「恐怖」。
首先,根據深圳水上運動協會資料,按照國家最低標準配置計算,整個深圳共需要多達4000名救生員,才足以應付所有泳池。不過,截至上年的數字,通過考試並拿到證書的救生員人數,原來只得約1600至1700人。
由此路進,即深圳最多也只能有約四成游泳池,可滿足政府認定的最低要求;只怕更有可能的是,個個泳池都缺乏足夠的救生員,安全成疑。相比之下,雖然香港救生員也是人手不足,但不合格的比例始終較低,泳客自然較有信心。
第二,大陸泳池的衛生情況較為惡劣。舉例說,廣州市衞生局近日對全市366間游泳場所進行水質監督檢測,結果只有七成泳池合格,其餘不合格泳池驗出多種物質超標,當中最惹人注目的,自然是:尿素。
查實,觀乎神州大地,南京傳媒近日報道,單是湖南長沙市雨花區疾控中心,對區內34個游泳池的水質進行檢測,竟發現所有泳池都含尿素,雖然無超標,但已肯定是有不少泳客在池內小便。更恐怖的是,當地記者隨機訪問了28名泳客,超過六成人坦承自己曾在池內小便。另一媒體的調查也顯示,7至17歲的受訪男性中,有85%以上都曾在游泳池小便,18至35歲的成年男性也有三成。
第三,據《南方都市報》報道,原來深圳泳池的收費還比香港的昂貴,加上專業救生員團隊,以及幾乎每周勘察水質的做法,很難不吸引大陸人來游泳。
再者,有受訪的深圳南山區居民就坦言,從家中前往屯門的加多利灣海灘,較前往大小梅沙更近。從深圳灣口岸過關,步行10米即可到達港鐵站,再搭乘港鐵巴士K51便可直達海灘,甚至可在黃昏時於海邊燒烤,享受「海邊一日游」才回家,對可以一簽多行的深圳居民而言,絕對是非常抵玩的做法。
因此,總結來說,只要一日大陸的泳池質素沒有改善,加上一簽多行的自由行政策,一日香港的泳池,就要有心理準備接收大陸泳客。中港融合,又可再進一步。
(撰文:金世傑)(圖片來自《蘋果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