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頓校長狠批英國 老翻中國教育模式

正當英國成為亞洲地區(尤其中國與香港)莘莘學子前往留學的不二之選,近日當地卻有意見指出,現時英國的考試制度已經追不上現代需求。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日前老牌貴族學校伊頓公學(Eton College)的校長羅特爾(Tony Little)接受傳媒訪問,在論及英國教育制度的時候,便起勢批評不少人過於注重考試成績,意味著將考試凌駕全人教育--凡此種種,他歸咎於中國填鴨式教學方法的影響。
須知道,目前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很大程度上都是用學生考試成績來做比較的。亞洲地區學生素來習慣接受試題操練,相比之下自然容易取得佳績;多年以來,中國、新加坡以及香港都名列前茅,英國卻被排擠到一個較後的位置。由是之故,在這種「爭做第一」的氛圍之下,英國有關當局亦難免需要進行改革,效法東南亞諸國--尤是中國及新加坡--的取勝之道。
報道引述校長稱,教學壓力已經形成,原因是新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接近四分三受訪家長,對於英國學生在國際測試表現下滑的趨勢,表示憂心。雖則校長亦認為,當下英國教育制度向中國模式傾斜,實屬本末倒置,因為早前他曾與上海一所學校的校長談話,期間對方形容,中國學生受到高考的阻撓,窒礙發展,好應該向英國好好學習。
不過,最具諷刺意味的,是這「連中國人都試圖擺脫的緊身衣」,英國為了「力爭上游」,如今也自甘後退模仿。而校長的解釋是,真正的教育,並非「獨自坐在桌前凖備面對世界」,而是要面對「這個世界大部分情況都需要互相合作」的實況,云云。
強國要崛起,就連學生的考試成績,亦都不惜工本要做一哥,同時連累英國此一書香世家;然而,箇中道理,並非猶如考試高分那般簡單。記得美國大文豪馬克吐溫(Mark Twain)亦都說過:「我從來沒讓『返學』這回事影響我自身的『教育』。」(I have never let my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
校長之說,就是當中的「schooling」與「education」之分,而在中國,後者永遠欠奉。
(撰文:杜連魁)
(原圖為伊頓公學網頁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