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清源網誌│遲來的搞笑訃聞

現在才寫羅賓威廉斯,好像遲了點,卻其實,還是早了些。
1987年(即是二十七年前),香港移民潮高峰期,我母離世。三年後(即是1990年),《基本法》「被頒布」,我開始相信那句古代西方諺語,正是:
悲劇加時間等於喜劇。
也是1987年,三十六歲的羅賓威廉斯拍了《早安越南》,以黑色幽默的手法「重讀」越戰,但距離越戰結束不過十二年,不算太遠,所以有點以身犯險。但他成功了,也證明美國人成功了。美國人的自我反省、自我修復、自我完善的能力,在這部電影裡都可以看到。能夠認真地開自己傷痛的玩笑,這樣的人即使一時失敗,最終都會成功。
不是說笑,證諸中共,「六四事件」已經過去了二十五年,莫說開玩笑,就連最起碼的自我反省都不做,中國人可以說什麼,香港人又可以求什麼,而我,又可以笑什麼(難道可以笑柴玲去了美國反而愈來愈似村姑,吾爾開希去了台灣反而愈來愈似土豪,王丹游走於美台兩地反而愈來愈似金山阿伯)?
1989年「六四事件」後,羅賓威廉斯主演的《暴雨驕陽》(Dead Poets Society)在香港上映,看不到前路的香港人在漆黑的戲院裡看著他教大家如何走路才可以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然後,有人想起魯迅。
《暴雨驕陽》裡的羅賓威廉斯不再是諧星,卻有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看得人眼淚奪眶而出,滴在衣襟上,成為青春的最後印記。許多年之後,就在那個滴淚位置,不少人都用來掛勳章,銅紫荊、銀紫荊、金紫荊,甚至大紫荊,就是沒有洋紫荊。
1997年,四十六歲的羅賓威廉斯憑《驕陽似我》一片奪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如果我是他,一定會在頒獎台上說:「多謝香港!別矣香港!關於香港的命運,有人說要『民主回歸』。這是一個最好笑而又笑不出的笑話,因為,要民主就不可能會想回歸,要回歸就不可能會有民主,哈哈,多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