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短打丨北京護法撰文圖指沒國際標準 偷換概念徒然「露兩點」

2014-8-21 19:01
26名泛民立法會議員昨日聯署政改承諾書,表明當局往後提出的政改方案若不符合「國際標準」,必定予以否決。有「新一代護法」之稱的北大法學院教授饒戈平,就在今日《信報》發表文章,重申「國際標準」沒有一套客觀準則;當中論述,本無太大新意,但還是讓祁皚發現,當中兩個論點,卻又展現了北京學者式的偷換概念技巧。
首先,饒教授引述「外國勢力」,指英美的「普選」也非單純的一人一票,英國上議院仍保留部份議員屬委任制,美國的總統制也是由「選舉人票」制度選出;其次,饒教授指即使要遵守「國際標準」,亦非直接套用聯合國國際人權公約條款,要透過本地立法制定相關細節。
祁皚只是想起,一般對英美選舉有基本認識的都知道,英國下議院才是真正執掌民權的機關,首相則是下議院多數黨領袖出任,上議院既非實權機關,組成方式如何,跟民意如何透過政府彰顯,可說絕無關係。至於美國,選舉人更根本只屬制度安排,他們都得嚴遵選民的意願,投下總統人選。饒戈平若準備以此類比香港的提名委員會應有職能,豈非變相認為提委會的功能,也應是純粹無實權的制度式安排?
至於饒教授提出的第二點,祁皚更想請教教授,泛民至今公開的立場,也一直只是主張政改方案要符合「國際標準」,未曾建議過直接套用人權公約條款。否則,真普聯此前也不必每星期開會,仔細研究如何「合法地」實踐公民提名吧!
(撰文:祁皚)
發表評論
讀取中…